你以为的成年

18岁那年,你如愿成为大人。你下半年能考上个好大学,未来能够为国家效力,能够实现你的科学家梦想。

28岁那年,你是某个领域的大能。也许在读博士,也许已经有了自己的公司。如果是在公司里面的话,一定混得不错。

你会和某个喜欢的对象结婚,有自己的家庭。能够承担家庭的责任。有没有孩子不知道,但应该挺快乐的。

实际的成年

18岁那年,考场没有意外。你发挥水平正常,有遗憾但也不多。这题简单,那题不应该错。你计算着平行宇宙的分数,看着专业名字,填下了志愿。

你独自走出小镇。没和父母一起,而是和同校的老乡,一同前往。因为你觉得自己像个大人,不能有更大的人在身边。“辣椒炒肉拌面”口音的人接待了你,后来成为你的室友和班长。

19岁那年,你听了一些课、见了一些人。知道有些东西生下来就有,生下来没有就没有。人和人的差别,比人和狗都大。

你上了一些稀奇古怪的公选课。好像有点儿运动天赋,体育舞蹈是你成绩单上最高的分数。证券投资的课上,坐满了校外旁听的人。但是没多久,听说股灾了。但你没钱,也无所谓。

你和学妹的暧昧拉扯,也水到渠成。森林公园八公里的夜跑,只觉得时间太快,路程太短。你没有想太多未来,只想着控制呼吸,再多迈一步。

20岁那年,你不喜欢自己的专业,你听说当下最火的是大数据。你依葫芦画瓢,在某个比赛获得不错名次。还结识了不少其他学校的人。

你喜欢在学校东边的图书馆,那里有阴凉的味道。在图书阅览室,你在经管类站一上午,又在文学类站一下午。

21岁那年,你第一次去到北京,领取属于你的比赛证书。看着红色的阴霾天空,你不明白为何大家都往这个地方挤。

你逃课实习,请人代课。期末成绩你被赋59分,补考59分,要求重修。后来你知道,代课的是女生。而你们专业就5个女生。

22岁那年,你离开学校。当列车驶出平原,听着江湖再见。你开始后悔,为何没带父母来这个学校。他们过去离开那个县城的原因,只有外出打工。

你到广州参加工作。很不幸,第一周就吐了,物理上的。可能是压力,但你只敢跟领导说是中暑了,并佯装吐槽回南天。你不知道为何表头没对齐,也会影响母校声誉。

23岁那年,你开始理解职场。你申请离职,总监让你考虑换个团队。看着留存不足一半的校招群,你很庆幸他们的解脱。但也好奇他们的去向。

24岁那年,你想起小学的班长。他的梦想是成为百万富翁,而现在你的也是。你换了份工作。离开前,你看了公司的研报,这家公司构不成威胁。但你踩中了风口。

25岁那年,你工作顺心,同事也很好。最要紧的是,你可以7点下班了。你发现自己做的工作,被合作的同事打出超预期。HRBP和你说,你是leader的左膀右臂。你领了有史以来最多的奖金。

26岁那年,你被困在上海。回来之后,风气变了。上面开始组织架构调整。你开始没来由的焦虑,身上大面积湿疹。leader给你画了个饼,也让你签份卖身契。你在思考要不要去新加坡。

27岁那年,你发现调整仍未结束。你的工作不仅有面试和培养新人,也包含更多的文档。汇报的时间多了,活却并没有干得更漂亮。你重拾技术管理的书籍。

你和对象分手,你们在工作后认识。

28岁那年,你的leader被干掉。你带父母登上了东方明珠,了却大学的遗憾。你去了很多很多地方,去徒步、去登山。你不知道未来在哪里,只想趁机体验这河山。

29岁那年,你离开这家公司,干了快5年。离开前,和HR谈判离职日期。

你看,你以为的成年,是挥斥方裘。但实际,几乎全围绕工作,围绕琐碎和不确定性。

你以为成年,会是大人的样子,大人的风度。却仍受困系统,蝇营狗苟。

十年前你在难受啥,你记不清楚,但你应该在难受点什么。

十年后你在难受啥,你很清楚,但你应该很快忘记。